English

越扶越贫的“扶贫”

2000-02-17 来源:文摘报  我有话说
潘年英是一位参加过扶贫工作的人类学者,他在《扶贫手记》中想到的问题,对那些“睡在四个轮子上走马观花”的领导干部来说,也许十分生疏。

经济学中,“贫困”就是每人平均年收入低于多少元,但这不能真实地把握贫困的实质。作者认为,富裕与否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、住房条件、人际关系诸多方面的综合指标。在月亮山区计划乡,1992年人均纯收入只有52元,然而,这里却有着世界上最清洁的空气和水,人们享受一种格外自在和自由的人生,人们普遍地善、长寿(1992年普查,月亮山区有25个百岁老人)。这应当说是一种“富有”。

当然不是说就得让它贫穷下去。“贫”固然应当“扶”;但是,这种“扶”首先不应破坏人家原先的“富有”。因此,应当“确立文化平等的观念”,如果“贸然来一个‘改造你没商量’式的硬投资和强输入”,那只能是越扶越贫。国家花了108万元“扶”一个只有两千多人的小小瑶山乡,几年之后,瑶山却贫困依旧。支援的山羊由于不会管理饲养被宰吃了,调进的上万斤洋芋种被吃掉了,国家投资修的蓄水池因连续三人淹死被认为不吉祥而废弃了,不仅如此,花几百万修建公路的结果,使原有森林被砍伐而露出石山。此外,对所谓“无工不富”的片面理解,也导致农民干了一些亏本买卖,而且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。

我没少听到过“扶贫”以失败告终的故事。这些故事的讲述者,往往也是光指责被扶贫对象的落后难扶,却根本没有对自己无知的自我批评,更不是站在文化平等的角度来看问题。这种观念不改变,老是这样一厢情愿地“扶”下去,结果不是适得其反就是幸事了。

(《书屋》第2期牧惠文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